免死金牌的真实作用是什么?究竟是不是万能的

历史朝代 2025-03-22 12:54www.nkfx.cn历史朝代

在古代戏剧影视作品中,经常听到关于“免死金牌”的传说。实际上,真正存在的应该是“免死铁券”。这种独特的荣誉起源于汉高祖刘邦。当时,刘邦带着一群兄弟历经艰辛,终于建立起了庞大的帝国。为了兑现与功臣们共保富贵的承诺,他颁发了免死铁券,上面用丹砂刻下了庄重的誓词:“使黄河如带,泰山若砺,国以永存,爰及苗裔。”这意味着除非犯下谋逆大罪,功臣及其后代凭此铁券可以免受死罪。这就是最早的“丹书铁券”。

随着冶金技术的进步,到了唐朝以后,免死铁券的制作工艺也发生了变化。人们不再使用丹砂书写,而是采用嵌金的办法,把券文条款铸成金字,嵌入铁券。这可能是戏曲、演义、小说中“免死金牌”的灵感来源。虽然有了这样的铁券,但其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在历史上,没有记载有哪位大臣依靠免死铁券成功逃过一劫。

免死铁券在皇权社会中的价值更像是一份荣誉证书,而非真正的保命符。皇帝要,即便是拥有免死铁券的臣子也难以逃脱。朱元璋建立大明后,为显示皇恩浩荡,给开国元勋颁发了免死铁牌。这些铁牌的形制如同瓦面,上面刻有二三百字的文章,除了表达免罪、减死、俸禄之数的信息外,还有大量奖掖之词。这些美好的言辞大多没有实际意义。在朱元璋赐予免死铁券的开国大臣中,只有极少数得以善终,其余的人尽管手握免死牌,却仍然难逃一死。

免死铁券更多的是皇帝笼络人心的手段。对于已经功高震主的大臣来说,获得免死铁券可能并不是福音,反而可能是催命的符咒。免死铁券的实际价值有限,不能过分依赖它来保证自己的安全。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kfx.cn 趣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