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显易懂的拜伦法则,授权并非授责(国际版的
我们都曾听到一句古话,那就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指的是用人的时候不要安排有疑问的人,而一旦任命他人则不该去怀疑,拜伦法则表达的意思与之类似,它是指的当我们授权给他人之后,应该相信他能做好而不要去干涉,它和一样是管理者的经验法则。
拜伦法则
美国的经济专家拜伦提出了一条理论,那就是在给他人授权之后,应该让其自由发挥而忘掉这件事,绝对不要去干涉他人的决定。因为在很多时候有些领导,在将自己的部分权力授权给他人之后,总觉得不放心于是各种干预,导致工作效果很不理想,所以拜伦法则和一样对管理者而言非常重要。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作为管理者,并不是要通过自己的个人能力实现的目标,而是最大限度让下属发挥出他的能力,而一旦授权给自己的下属,就应该相信自己的眼光,并且相信下属是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的,毕竟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领导不可能面面俱到。
实际上职位越高的人,更应该懂得拜伦法则,因为最佳的管理手段是抑制自己的权力,而不是放纵它,所谓抑制权力是将权力分散出去,让更多的人分担自己的权力,而不是将所有的权力抓在手上,这是每个领导者都应该告诫自己的一点。
拜伦法则心得
法则讲的是授权,也就是将权力授予他人,很多时候有些管理者却误解了它的意思,把授责当成了是授权,比如这件事你负责,如果失败了你全责,却不把事情的决策权交给他人,的结果就是事情出了问题他人背锅,而事情进行的时候他人又没有权利做决策。
对于很多管理者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的管理者来说,想要做到授权并且不干预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中小企业面对的风险大,而承受风险的能力却不强,很多管理者害怕放权之后运营出现问题,就比如有些人坐在副驾驶却总是对司机指手画脚一样。
要做到授权之后不去干涉,关键在于授权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选对人。明确授权范围、承担责任等等,授权的人必须是值得信任的人,当你确定此人值得信任之后,才能放心的授权。授权范围也必须明确,到底哪些权力是授予他人的,才能让事情有序的进行。
合理的分权对于下属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有利的,授权之后的不干预可以充分的发挥下属的专长,并且激发他的潜能,对于管理的效率也是有帮主的,而敢不敢授权是衡量一个管理者用人艺术高低的关键因素,即使是英特尔、希尔顿这样的巨头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