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地球人太危险:末日来临前能移民外太空吗?

外星人 2023-03-22 19:10www.nkfx.cn外星人事件

 

    当世界末日来临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冒险”,你准备好了吗?   你还记得那个有关“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的玛雅预言吗?虽然时间说了真话,让当年的预言不攻自破,但近期各种有关世界末日的言论又开始层出不穷。     NASA发现72个轨道不详的近地行星,或将造成世界末日;地震频发,超级火山格外频繁喷发,或为世界末日前兆;还有科学家再次预言2032年是真正的末日……难道“世界末日”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真的会来临?     地球太危险,做个地球人真心不容易。如果世界末日真的来临了,人类又该何去何从?移民外太空真的靠谱吗?     【别怕,我们有“诺亚方舟”】       《圣经》中,当洪水侵袭时,诺亚建造的一艘方舟让其一家人躲过天灾,得以存活。许多濒临灭亡的动物和很多物种也得以保留。从此,“诺亚方舟”便成了避难所的象征。       美国一家企业就研制了一艘“诺亚方舟”:一种名为“活命舱”的球形装置。它具有良好的保温性和密闭性,可以一直漂在水面,但不会翻转。舱内空间够给每名乘客提供5天的食物、饮用水和空气。用户还可以要求打造豪华版“活命舱”,安装环绕音响、更大储物空间、干式厕所等设施。     也许你会想,若是真的到了世界末日,即使有了“诺亚方舟”,只有5天的食物也根本不够。       不用担心,在位于挪威和北极之间的斯瓦尔巴岛全球种子库里,储存着来自世界各地数十万份植物种子的“备份”,以防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作物因灾难而绝种。因此有科学家把这座种子大仓库称为“植物诺亚方舟”。     目前,库里储存着来自全球4000多个植物物种的86万份种子备份。据说小麦、大麦和豌豆等农作物的种子可以持续保存1000年,像生存能力最强的高粱种子,大约能存放1.95 万年。     【逃离地球表面】       那么,当末日来临的时候,有了“诺亚方舟”,就真的万无一失了吗?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曾表示,“不逃离我们脆弱的星球”,人类将无法在未来1000年里幸存下来。他表示,移民外太空将是确保人类生存的关键步骤。霍金说:“我们生存的唯一机会就是不要蜗居在地球,而是尽快在太空中扩散开来。”     What?听到这样的说法,许多小伙伴们都惊呆了!难道我们飞向太空的梦想可以成真吗?       其实,航天技术的飞跃式发展,让人类“殖民”外太空的计划早已成型。欧洲航天局(ESA)的负责人约翰?迪特里希?韦尔纳已经公布了国际“月球村”的想法,人类在20年内就可能会实现去月球度假的想法——利用来自月球表面的自然资源进行建设,为科学、商业甚至是旅游业提供永久性的基地。       不只是月球,科学家也把目光瞄向了火星。“登陆火星对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SpaceX首席执行官伊隆?马斯克称其将在年内宣布火星飞船计划,并制定在2025年将人类送上火星的目标。     “火星很自然地成为了我们的下一个殖民目标。实际上,火星是我们目前有机会在上面建立自给自足城市的唯一一个地球之外的星球。”     【说走就走?】       太空旅行、太空旅馆、太空电梯——这些词已经不再只来自于科幻电影了。要是想在外太空生活,吃和住是首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在月球和火星上生存,科学家利用土质与月球和火星相似的土壤种植番茄、豌豆、水芹等蔬菜。“太空蔬菜”长势喜人,特别是“火星”试验田里的蔬菜甚至开始开花。       本月28日,NASA在国际太空站(ISS)以充气方式成功增建一个舱间,成为世界首座充气式太空舱,为未来的“太空旅馆”铺路。     除此之外,专家们也正在探索用纳米材料制造“太空电梯”。“电梯”吊索的一端固定在陆地或海面的平台上,另一端紧抓住距地约3.6万公里、与地球同步飞行的航天器。     若是在有生之年不能去太空看一看,还可以在去世后埋葬到外太空。预计仅花费1990美元,骨灰盒将从卡纳维拉尔角的宇宙火箭发射场发送。     不过,人类是在地球进化发展的动物,移居到外太空必然会水土不服。因此,科学家认为,在移居外太空这件事情上,人类还需要一段进化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一个残酷的优胜劣汰过程,只有最终适应外太空环境的人,才能生存繁衍下去。       除了人类自身需要适应外太空的环境外,目前的技术条件也无法把人类快速的送到外太空。美国空军和NASA目前正在秘密研究一种“空间发动机”飞行器,并有望在5年内造出样机进行测试。一旦测试成功,那么从地球前往火星只需3个小时,前往距地球11光年的星球只需80天。至于结果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当世界末日来临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冒险”,你准备好了吗?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kfx.cn 趣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